杰出管理导师柳瑞军——中层管理技能、领导力提升、管理创新
当前位置:首页 > 导师文集 > 详细内容
柳瑞军:成功的企业,创业的心态
发布时间:2012/8/5  阅读次数:1264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是:无形比有形更重要,软件比硬件更强大。张瑞敏说,企业现存的最大弊病,是从各级领导一直到下边有形的东西太多、而无形的太少。他总结海尔成就时说,海尔十几年的成就首先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在于无形的东西。
对于一件有形的东西,我们赋予它的无形价值和意义,远远超过他的有形价值。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不在与物质,而在于精神;企业的目的也不是有形的财富,而是财富之上更高的追求。
实心的房子是无法容纳任何东西的,只有一座空房子,才可以放进去很多东西。是因为有了“虚”,才能产生“实”,有了“无”,才能容纳“有”,因此,宇宙万象、天地万物、社会百态、人生百味,都是由“虚”和“无”衍生出来的。因此,我们必须学会摆脱物质世界的有形的诱惑,走进“虚”和“无”的空门,让我们以新的视角和心态,来一同认识和感受无形的世界。
南隐是日本的一位禅师。一天,一位当地的名人特地来向他问禅,名人喋喋不休,南隐则默默无语,只是以茶相待。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,满了也不停下来,而是继续往里面倒。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,名人着急地说:“已经满出来了,不要再倒了!”南隐说:“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,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。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,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?”
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空杯心态”,茶道、学问之道、人生之道、企业之道莫不如此,有时候,妨碍我们成功的不是“无”,而恰恰是“有”。
只有放空自己、放低自己,才能吐故纳新。倒掉心中盛满的东西,才能让心灵乃至整个生命获得重生。放得越空,拥有越多。如果你不愿意放弃,就无法重塑自我。放弃是为了更深一层的拥有。
林语堂说过:“人生在世,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,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,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,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,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。”人生过程中的这种“无”和“有”的转换,不是简单的“有无”循环,而是螺旋式上升的人生过程。
海尔的张瑞敏告诫员工:我们的产品应该是零库存,我们的成功也应该是“零库存”。这位在中国企业界已经是“成功满杯”的企业家,一语道破了人生中最高的“虚无”境界,也道出了他所领导的企业的“空杯精神”——忘掉已有的成功,永远从零开始!
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经典提问,很多都是“归零式”的提问,启发管理者回归事情的原点进行本质性的思考,如“我们的事业是什么?”、“谁是我们的客户?”、“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?”等。通用电器公司前总裁杰克·韦尔奇曾经说,德鲁克的一个有力提问曾帮助他塑造成为美国最知名的管理者。“德鲁克对我说,如果你不在这个行业当中,你会现在加入吗?如果不是的话,你要做些什么?”韦尔奇感慨说,“很简单,是吗?但是难以置信地有力量。”正是受益于德鲁克“事业归零”的启发,韦尔奇在通用电气公司制定并成功实施了“数一数二”的企业战略,引领GE的事业实现了突飞猛进。
一个已经取得辉煌成功的企业,如果不能“心态归零”,就极有可能会让他“事业归零”。
我要评论
  • 匿名发表
  • [添加到收藏夹]
  • 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未登录
最新评论
所有评论[1]
    暂无已审核评论!


柳瑞军版权所有  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

copyright 2000-2009  ( ***.com )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